首页 > 智能家居 >

每日消息!当春节变成“催婚节”,返乡年轻人如何度过?

相关文章
  • 当春节变成“催婚节”,返乡年轻人如何度过?

    社会综合2023-01-26 17:32:00
  • Z世代婚礼新主张:有个性、性价比高才更有面子

    社会综合2021-10-26 09:29:42
  • 年夜饭“掌勺权”迎代际更迭:美味“加倍”却更省力

    社会综合2023-01-22 10:06:12
  • 锁定春节场景打造女性情感态度片,考拉的新经营之道

    社会综合2022-01-28 15:34:54
  • 农民自办家庭图书馆成为致富智囊室 丰收设计屋

    社会综合2022-01-18 15:12:11
  • 从置办年货到准备相亲,“00后”春节这样过

    社会综合2023-01-23 18:39:17
  • 上海老外听中式“脱口秀” 高效了解中国趣事

    社会综合2022-02-19 10:26:01
  • “1+1大于2”:海峡青年组合共奏“青春交响”

    社会综合2021-12-11 10:13:58
  • 艺术展中演绎虎年穿搭 劲霸男装文化性诠释中国茄克

    社会综合2021-11-25 15:42:22
  • 39天骑行2910公里 香港小伙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门看升旗

    社会综合2021-01-13 11:14:03
热点聚焦
  • 2023省级两会进行时

  • 【中国战“疫”这三年】五大关键字解读②:“防”—...

  • 新任外长秦刚年初首访非洲 延续中国外交33年传统

热门评论
  • 破解时代之问 引领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和致辞深刻启迪世界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述评:破解时代之问 引领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和致辞深刻启迪世...
  • 新华述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 兔...
  • 新华述评: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 人...
  • 凡人微光,照亮中国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凡人微光,照亮中国新华社记者字强、王明玉“勇救落水母女”的残疾小伙李俊、“...
  • 端牢中国饭碗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人民观点)——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②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2号
京ICP证01060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当春节变成“催婚节”,返乡年轻人如何度过?

作者 马帅莎 郝凌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逢佳节被催婚”,春节更是催婚“旺季”。对于已在北京工作五年的陈先生来说,家长催婚是每次回老家过年的“保留节目”。“前两年担心疫情没回家过年,家里人催婚还有点鞭长莫及。今年回家后,父母不仅自己催,还发动各路亲戚轮番上阵,尤其喜欢拉来已婚的同辈人,让其在饭桌上‘言传身教’,‘结婚优点多多’的意思很明显。”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兔年春节,许多年轻人返乡与家人团圆的同时,也多了面对面被催婚的焦虑,春节成了不少年轻人的“催婚节”。“过年期间的催婚压力是最大的,我大年初二下午串亲戚,至少被‘提点’了三次。”今年25岁的徐女士对记者说。

春节期间,催婚话题已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引起不少网友共鸣,比如“回家几天就被催婚几天”,“以前过年朋友圈都是抱怨亲戚问成绩,现在过年都是烦恼长辈催婚”……长辈催婚方式花样迭出,年轻人绞尽脑汁想反催婚妙招,双方各有说不出的无奈。

近年来,中国初婚人数连年下降。《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中国初婚(即第一次结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2020年减少70.8万人。在年龄上,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的平均初婚年龄(24.89岁)推迟近4岁。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特邀专家彭泽说,当前,全球结婚率普遍呈持续下降趋势,适婚人群的低结婚率与父母对子女的高结婚期待形成明显对比。父母对子女婚恋的期待,源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信念,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婚恋观,促使父母对子女的婚恋有了较高期望。“这与当代青年实际情况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催婚就成为当前热门话题。”

面对重重催婚,陈先生对记者表示,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压力不小,结婚成家还需买房,然而家长能提供的帮助有限。“我明白家长初衷肯定是为子女好,但结婚后生活工作都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家长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现在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我想晚两年再考虑结婚。”

专家指出,不同于三、四线城市熟人社会,大城市工作节奏快、社交圈窄、生活成本高,以及年轻人如今选择伴侣愈加谨慎,“脱单”成为不少人的共同难题。同时,很多人通过自身努力在家庭之外实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自给自足,加上包容的社会观念和日益完善的保障体系,在不少年轻人眼中,婚姻成了选择题,而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面对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婚姻家事法律专家张荆建议子女不要让催婚话题成为雷区,“一点就着”。在外的子女可以想办法让父母了解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缩减两代人之间对彼此生活状态的认知鸿沟。婚姻归根结底是年轻人自己过日子,选择合适的终身伴侣才是正确的婚姻观。

自从徐女士大学毕业正式工作之后,家人就陆续给她介绍对象,一开始她表现出较强烈的抵触情绪,后来经过沟通,父母就很少催婚。徐女士的妈妈说,她只是觉得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可以考虑结婚,而不是硬催,尽量站在女儿的角度多考虑。“不是每条鱼都在一个海里,只要孩子幸福,结婚或单身都没关系,尊重孩子的想法,前提是她过得充实自在,心灵不孤单。”(完)

责任编辑:Rex_26

关键词: 生活环境 绞尽脑汁 选择合适
推荐阅读

无人码头运转忙

· 2023-01-26 16: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