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每日观察!“国潮风”起非遗如何创新?贵州两会代表委员建议用“新人”

相关文章
  • 广西将办餐饮文化博览会 拟发布桂菜地方标准

    社会综合2022-10-10 08:58:24
  • 长春文旅春节假日“升温” 旅游收入同比增171.79%

    社会综合2021-02-26 14:29:43
  • 博物馆迎来“暑期热” 引领文旅新“国潮”

    社会综合2022-08-17 15:53:27
  • 阿里数字乡村,晒出“年获”满满的乡村振兴答卷

    社会综合2022-01-14 16:04:04
  • 2021“友好日”成功举办:69国在华友好人士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社会综合2021-07-11 13:50:26
  • 东北生育率研究课题组专家:全面放开的同时应出措施鼓励生育

    社会综合2021-02-20 14:23:39
  • “永远跟党走,喜迎二十大 ,庆祝八一建军节”将军笔会在齐齐哈尔举行

    社会综合2022-07-20 14:53:15
  • 美育科目进中考 艺术“天赋”差异是否影响考试公平?

    社会综合2021-07-07 15:48:15
  • 冰雪消费在南方“燃”起来

    社会综合2022-02-10 16:26:37
  • 做时代的见证者与践行者 东方雨虹守护居住尊严

    社会综合2021-11-12 16:41:24
热点聚焦
  • 【中国战“疫”这三年】五大关键字解读②:“防”—...

  • 新任外长秦刚年初首访非洲 延续中国外交33年传统

  • 【中国战“疫”这三年】五大关键字解读①:“抗”—...

热门评论
  • 破解时代之问 引领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和致辞深刻启迪世界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述评:破解时代之问 引领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和致辞深刻启迪世...
  • 新华述评: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 兔...
  • 新华述评: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抗击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 人...
  • 凡人微光,照亮中国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凡人微光,照亮中国新华社记者字强、王明玉“勇救落水母女”的残疾小伙李俊、“...
  • 端牢中国饭碗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人民观点)——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②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2号
京ICP证01060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817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新社贵阳1月16日电 (周燕玲)在2023年贵州省两会期间,身穿侗族服饰的“90后”政协委员石贤,戴着精美银饰和国潮文创口罩,热情地向身边委员推荐“岜小沙”和“侗族小妹”的民族卡通IP表情包,“贵州珍贵的民族文化与非遗文创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出于对民族文化和非遗手艺的热爱,2017年英语专业毕业的石贤,从江苏回到家乡贵州从江,投身民族文化传承与非遗工艺创新,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助推家乡民族文化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国潮风”起,故宫推出文创口红,老干妈、大白兔等一批老字号也集体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潮流审美进行融合,备受年轻人青睐。

“‘国潮的兴起,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载体,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打破传统壁垒。”作为返乡创业青年和非遗传承人,石贤认为“国潮”风下非遗传承创新,要加大青年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传承+传播”双轮驱动运营模式探索非遗跨界。

记者了解到,在石贤的手工绣坊里,除了传统民族服饰外,还有手工银饰胸针、刺绣蜡染抱枕、刺绣装饰画等文创产品,以及衍生出的民族卡通人物插画等品类丰富、美观实用的非遗创意产品。

“国潮”风盛行,石贤打算未来继续主推非遗文创产品,让非遗回归生活,并尝试开发特色动漫IP及相关周边产品,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全面的政策扶持返乡创业、青年创业,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挑起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重担。

“在现代化语境下讲好非遗故事,体现非遗传承创新,关键是传承主体要新,让更多的年轻人、大学生爱上非遗,主动传承非遗。”贵州省人大代表蒋友财说,年轻人、大学生作为新群体、新力量,加入非遗可为这项古老的事业注入新活力。

作为贵州省人大代表,蒋友财还有另一个身份——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主任。在他看来,年轻人最懂年轻人,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国潮相嫁接,是非遗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

蒋友财认为,有了新群体、新力量的加入,再通过新设计、新用途这条实现路径,可以让非遗重新构建新的话题体系,同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和旅游产业化的有力带动让非遗变得喜闻乐见,给人耳目一新,实现产业融合。

蒋友财以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举例说,该团队仅用3年就从校内孵化的手工艺勤工俭学合作社逐渐发展成当地非遗行业的“翘楚”,不仅在贵州麻江少数民族村寨开设13家非遗刺绣工坊,还带动800余名绣娘就业增收,“19位设计师平均年龄仅在20多岁,她们年轻有想法,靠着精湛的技艺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非遗产品更贴合年轻人的喜好。”

不少与会港澳委员也认为,“古老”与“新潮”碰撞,可以让非遗焕发新生机,所以要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政策扶持,年轻人“接棒”非遗并融合当代时尚潮流,用他们擅长的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方式拓展非遗市场,可以让古老的非遗得以再度“年轻”。(完)

责任编辑:Rex_17

关键词: 人大代表 创意产业 大学生创业
推荐阅读

一文看懂如何选购壁挂炉

· 2023-01-16 17:41:59

冰箱行业出现杀新冠现象

· 2023-01-16 17: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