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 >

一种追求产品极致的思维框架:产品应当追求有条件的极致

科技行业内一直在推崇一种极致的产品理念,纵观各位优秀的产品经理或者行业大佬,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都离不开“极致”二字。怎么理解极致?在产品工作中,如何做到极致呢?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最近笔者在思考关于“极致”的问题。

科技行业内一直在推崇一种极致的产品理念。产品教主乔布斯毕生追求的是极致,就是苹果致力灌输给这个世界的信仰。他对产品极致的追求,甚至覆盖到产品看不到的内部电路板布线上。在二代苹果电脑的内部电路板布局上, 他否决了一开始的设计,理由是其中的线路不够直。


【资料图】

张小龙推崇“用完即走”的极致产品哲学;雷军总结了自己的创业“七字真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那么“极致”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极端”是为人所唾弃的,那么这一字之差,到底差在哪里?

本文笔者来分享自己关于极致的一些思考。先说结论,产品应当追求有条件的极致。

一、极致的方向

产品设计中,都想追求多、快、好、省,但是根据项目管理铁三角,在市场条件下想要追求产品质量(好),那么成本(省)、范围(多)、时间(快)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那么有没有突破不可能三角的极致产品呢?其实在市场外是存在的。最突出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宫廷艺术,通过不计较收益地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多快好省的结果。

宫廷艺术的人才培养也极其困难,只有悟道(需要掌握大量默会知识)的匠人才能被称作大匠。

宫廷艺术这种极致的产品是一种极端的状态,一旦穷奢极欲的皇家消失,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如今,很多宫廷艺术都已经消失或濒临失传,仍然存在的也再以恢复往日的荣光。

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成功的产品往往都会选择抓住多、快、省中的两个方面以占领市场。比如我们按照这个纬度,对常见的产品进行归类。

手机:高端机型要追求多和快,用领先的技术和体验占领市场;之前的小米之前专注于有限几款机型,并通过快速迭代和性价比占领市场;现在的小米则和OPPO、vivo一样,推出多种机型,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以获取市场占有率。

电商:京东主要靠自营或商家旗舰店提供大量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以及及时的快递创造好的用户体验;拼多多则为广大的垂直中小商家快速匹配用户,提供价廉的商品;淘宝则为头部商户匹配大量的用户,以多样、大量的产品销售量摊平价格。

社交:相亲、求职等专业性的社交平台需要用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营,快速匹配需求双方;微信则以简单、快速的体验,为成人提供社交平台;QQ则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功能丰富多样、寻找同好、培养情感的社交平台。

视频:爱优腾这种PGC长视频平台,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抢优质IP或自制;抖音和快手这种短视频平台用户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发布各种短视频;哔哩哔哩之类的UGC长视频平台,作者需要投入较长时间打磨优质视频,以获取粉丝的不断关注。

内容:与视频逻辑类似。

新能源汽车:蔚来通过提供优质、快速、全面的购买、售后、换电等服务,为客户营造优良的服务体验;特斯拉则专注少部分车型,精简车内零件,率先推出产品并快速迭代,再用销量进一步摊低成本;比亚迪则全面布局新能源市场,推出各种级别的车型,覆盖更多用户群体,以销量降低成本。

超市:Ole等精品超市靠丰富、新鲜、优质的商品服务有更高品质需求的消费者;山姆会员店等量贩式超市,通过单一的sku和大包装的产品降低库存周期和价格;一般的大型超市则通过丰富的sku和大量的客流,降低产品价格。

总之,在自由市场环境中,产品需要在多、快、省中立足两个维度,并在这两个维度上做到有条件的极致,才能得以在市场上立足。

二、极致的条件限制

那么如何理解有条件的极致呢?笔者想到了融合蓝海战略、Gartner技术成熟曲线和正态分布来进行理解。

分析方法如下图:

我们都知道Gartner技术成熟曲线,随着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的认知度提升,新的技术及其衍生的产品,会经历启动期、高峰期、低谷期、爬坡期、饱和期、直至衰亡期。

我们先来分析一个时间切片内的市场情况。

市场的分布大体都遵循正态分布,极端的用户是少数,更多的是普通的、平庸的用户。

我们选取一个市场阶段,然后分析其市场容量,高精尖的市场具备最高的附加值,但是市场容量会相对较小,另外一个极端只追求廉价的市场也不会很大,那么有一定要求且价格敏感(即更追求性价比)的大众市场容量最大。

再选取一个市场从用户角度分析,那么用户可以从消费能力、忠诚度、要求等维度依次展开分析,其分布也大体遵循正态分布。

同样的,市场上的不同水平的公司,一个公司内产品的营收、一个产品内不同功能的价值,其分布也大体遵循正态分布。

那么我们产品经理在从0到1或从1到N迭代产品的时候,应当对市场、用户、竞对、竞品进行充分的统计、分析,最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高价值、高覆盖度、低竞争程度的功能上。

乍一看,在正态分布的中间位置发力似乎是个更好的选择,能够取得更高的ROI。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其原因如下:

每个公司都会优先倾向于选择正态分布的中间位置发力,那么反而会导致该范围内的市场、用户、产品、功能等竞争全方面的加剧。 虽然都是正态曲线,但是对正态曲线不同位置的情况利用正态曲线分析,其收敛程度(方差)和期望(平均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最右端会比中间的收敛程度更高。比如,挑剔的用户,其消费能力和忠诚度一般较高且较为集中。因此,虽然门槛更高、更难以满足,但是一旦打开市场,收益会更高、更稳定。 右端的用户、产品经理更喜欢发声、更可能成为意见领袖。其会对中间的用户和从业者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正态分布曲线右移。 选择的细分市场决定了产品的天花板。

我们再来分析市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一个新技术刚诞生时,技术和产品不成熟、市场认知度不高,但是是一片蓝海。 随着市场和资本的关注度提升,竞争加剧,进入红海。 过度的资本注入和公司入局导致泡沫,泡沫破裂导致市场处于低潮期,但是竞争降低,再次转变为蓝海市场。 随着坚守赛道的公司和用户努力,技术和产品突破效率和价值的临界点,并且再度吸引更多资本和公司进入,转变为红海市场。 市场更加饱和,格局稳定,只遗漏一些高投入、低收益的散点生态位存在机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用户、产品、功能的正态分布曲线是不断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变得更加收敛和有更高期望。大致的原因是在市场初期,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概念,所以偏好分散,且用户量小;随着经营者不断探索和教育消费者,市场认知度提升,吸引更多用户,用户的期望不断提升,且价值判断更明确。如下图,按红-紫-蓝-绿的趋势演变。

切入市场的时机相当程度决定了产品的入行门槛。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就会存在巨大的阵痛。因为市场早期都是尝鲜者和技术爱好者,其各有各的想法且更加挑剔。如果产品前期过于追求满足他们的极致需求,就会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可能导致产品难以适应市场变化、转型困难。

比如豆瓣、知乎、哔哩哔哩都面临这种问题,前期的核心用户非常忠诚,但是往往叫好不叫座。当知乎和哔哩哔哩试图满足大众的口味而达成盈利之时,就会严重影响老用户的体验、甚至伤害其情感,最终导致用户流失。

这种转型的风险极高,因为无论是公司的商业模式、产品功能和员工思维,都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很难再抓住大众用户的脉搏。一旦青黄不接,就会导致产品数据下滑,资本市场失去信心等连锁反应。

那么如何与第一部分的多、快、省三个方面联系起来呢?根据市场、用户、产品、功能的正态分布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性的做法。

在市场的早期,更适合通过快和省的方式吸引中间用户。因为此时的用户都是更加追求新鲜感的用户,且用户量较少,长尾效应不明显,因此通过在少数产品和核心功能上投入,就能比较快地抢占市场。 在市场的中晚期,则多和省变得更加重要。市场变得愈加成熟,因此迭代节奏不需要太快,只要更有性价比地在核心功能上投入即可。中间用户总量和多样性大大提升,虽然同一类用户的需求更加集中,但是少数的产品难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因此需要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去抢占市场。 对于右端的用户,无论何时都希望彰显自己的品味、地位、财力和与众不同,因此只有多和快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想清楚为什么小米的商业策略会从少而优的产品转向广撒网的产品矩阵,因为其前期发烧友、极致性价比的策略,确实更适合智能手机早期的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反而被OPPO和vivo不断拉近,因此小米不得不适时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

为什么拼多多能够崛起?原因之一是淘宝在电商市场中后期时,向多和省的策略转变时,过度地聚焦头部商家,复杂、价格高昂的营销竞争让中小商家难以为继,从而让拼多多抓住中小商家市场乘势而起。

同样的,为什么特斯拉增长越来越乏力?而比亚迪要推出多品牌、多级别的产品,并且有越来越好的市场表现?为什么难有后来者对苹果形成挑战?都可以通过上述框架分析得出答案。

最后总结笔者对产品追求极致的一些观点:

市场化的产品不可能追求多、快、好、省的完美极致,只能立足多、快、省三者其二。 产品应当有条件的追求极致,其限制条件包括市场、用户、产品、功能在一段时间的情况,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 应当在深入分析市场、用户、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选取最适合的产品策略,在此基础上追求极致事半功倍。 追求极致的巨大风险在于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因此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追求极致,既要符合当下的存亡要求,也要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对于中间市场来说,早期适合采用快、省的策略,中晚期适合多、省的策略;转型期就是对早期既得利益商家的挑战和后起之秀的机会。 对于右端市场来说,多、快一直是最佳的策略,因此市场发展中也很难产生新的机会。除非等到新的颠覆性技术产生。

本文就分析到这里,因为每个行业和细分领域的情况千变万化,笔者难以给出更详细的通用案例。

如果有读者阅读本文后,有更多想法和分析结果,欢迎与笔者沟通交流。

专栏作家

一直产品汪,微信公众号:apmdogy,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逻辑型产品经理,致力于将科学思维与产品经理方法论结合。关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擅长产品孵化、需求挖掘、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产品技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责任编辑:Rex_06

推荐阅读

夯实人工智能算力底座

· 2023-02-06 09:41:02

全球简讯:蔡徐坤生日

· 2023-02-06 07: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