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空调 >

宏亮瞻局|“梦工厂”里的无人机与AI悖论(上)

近期,人工智能(AI)领域的黑马产品ChatGPT爆红,上线不到一周日活用户破百万,两个月破亿,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再度引发热议。


(相关资料图)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也是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春节档“顶流”大作《流浪地球2》中,联合政府守卫太空电梯的“掠夺者”武装无人机操控系统遭反对“流浪地球”计划的黑客入侵,所有无人机的控制权落在黑客手中,随即大量无人机对太空电梯基地发起了集群攻击,并与赶来的联合政府有人战斗机群展开激烈空战……该情节也成为本片视觉效果最为炫酷的“名场面”之一。

《流浪地球》系列被一些媒体和影迷誉为开创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奠基之作,甚至代表着当代中国人想象力和自信心的腾飞。从本片跃升的工业水准与较高的完成度来说,此说法有一定道理。在刘慈欣优秀原作的基础上,郭帆和他的团队尽可能将小说令人信服甚至叹为观止的视觉化,其中既有未来科技的呈现,也有从人类文明角度对于未来科技的思考。

《流浪地球2》电影中出现的“掠夺者”武装无人机。

如在上述情节中,无人机的集群式攻击可谓当下军用无人机领域最为时髦的话题,且在实战和电影中均已屡屡出现。《流浪地球》2之前,2019年的好莱坞大片《天使陷落》(《奥林匹斯的陷落》第3集)中也有一段类似的“名场面”:由“老戏骨”摩根·弗里曼扮演的美国总统在钓鱼时,遭遇无人机恐怖袭击,随行安保人员在无人机的自杀式袭击中全军覆没,仅有一名贴身保镖存活下来。国际雇佣兵利用货车发射了大量携带高爆炸药的自杀式无人机,密密麻麻充斥整个天空,这些无人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指令分别扑向各自目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安保人员在袭击中无力招架,在接二连三的爆炸中很快全军覆没……

目前无人机在军事上的应用,已经从单一任务变成综合任务,性能大幅提高。既可以全天候执行任务,也可以根据具体战场需求执行各类复杂任务,比如战场侦察、电子对抗、电子诱导、攻击等,特别是无人机集群化技术的成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多组大量无人机同时执行一个任务的场景已经是常态了,这些无人机群有个形象的名字——“蜂群”。

“蜂群”来袭

尽管实际效果远不如电影中的案例那样成功,但2018年初的一次实战行动其实已经预演了上述“名场面”。或许《天使陷落》的导演罗曼·沃夫正是受到了这次行动的启发才在电影中安排了该情节。

2018年1月8日,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13架攻击型无人机蜂拥而至。其中9架突破外围防区飞进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另外3架飞进了塔尔图斯港海军基地进行攻击。俄罗斯防空系统立即启动,电子战部队成功控制了6架无人机,还有7架无人机则被昼夜执勤的“铠甲-S”防空系统击落,基地损失不大。这次“蜂群”攻击的规模较小,且所用无人机也比较低端,既没有智能化集群控制,也没有相应的电子对抗能力,因此实际效果一般。

“掠夺者”武装无人机配备了人工智能。

但如果是超过100架高速无人机甚至更多,每架无人机挂载高能炸药(比如奥克托金炸药),每架无人机既是飞行器也是高爆炸弹,并进行智能化集群控制高速突防,配合电子干扰手段,则现有防空系统面临这样的高技术饱和式无人机群攻击,必然会面临巨大考验。

在此种攻击模式下,与有人机集群相比,无人机集群执行智能程序的速度、准确度、任务弹性和低成本优势将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无人机在结合云计算、大数据、5G技术和人工智能(AI)技术后,可在局部区域迅速集结形成规模化的智能集群优势。其不但可以进行战役打击和战术行动、特种行动,甚至可以实现战略威慑。

此外,无人机集群也可以与有人机配合,如在高空一架有人隐身战机与中低空的4至6架无人机形成一个战斗组,若干战斗组再编成为规模更大的“蜂群”配合作战,或者由无人机群与大型预警机、侦察机配合作战。

对陆攻击时,成百上千架无人机组成的“蜂群”,配备有不同武器和电子设备,由智能化集群控制,在局部形成攻击波打击各类战役目标和特殊目标,比如机场、指挥部、核心阵地等。目前小型化无人机的单价远低于大型无人机,现代防空系统在防御密集小目标时难度较大,如果要防御由大量无人机组成的火力作战集群,现有的导弹系统拦截通道将被瞬间饱和,且拦截效费比也非常低。除预设程序外,未来更智能的无人机蜂群甚至可以在攻击途中实时采集战场数据,实时运算快速决策,现场确定防御弱点并集中攻击特殊敏感目标。

俄军展示武装分子袭击俄军基地的无人机。

因此,无人机的智能“蜂群”式攻击甚至有可能取代隐身战机和防区外导弹,成为开战后第一波攻坚力量的首选。无人机“蜂群”系统在未来战争中一旦被投入使用,将极大提高部队的打击效率,降低伤亡的风险。相较于火箭弹和导弹,无人机“蜂群”的使用更为灵活,导弹或者火箭弹开弓就没有回头箭,而无人机可以在敌人目标上空不断盘旋,直到找到并摧毁目标。

在2021年的纳卡冲突以及目前进行中的俄乌冲突中,我们都能看到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攻击敌方目标的战术。自2022年底以来,俄军使用大量经过改进的伊朗低端无人机攻击整个乌克兰的电力和能源系统,效果显著,其本质上也是一种饱和式的“蜂群”攻击。

被实现的科幻

除《流浪地球2》《天使陷落》外,无人机“蜂群”还曾出现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如《刺猬索尼克》、《蜘蛛侠》等。当观众们看到无人机“蜂群”在大银幕上无所不能时,往往会觉得这只是电影,甚至只是科幻电影,它离我们还很遥远。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2018年在叙利亚上空出现的失败“蜂群”并不能代表当今军事大国和无人机大国的真实作战水平。在“天使陷落”两年后,真正的无人机“蜂群”在中国被实现了。

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集团展示的“蜂群”系列化战车。

2021年央视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题为《中国无人机“蜂群”系统曝光 一次可出动200架》的视频。由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研制的无人机“蜂群”系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视频中,无人机被装填在48联装发射器中,发射系统用卡车底盘运载,整个系统犹如自行火箭炮。通过该发射系统,无人机可在短时间内连续投射升空,被投射后的无人机机翼展开,自身动力系统开始工作,随即组成编队向目标空域飞去,并在目标区域上空自主飞行,自主寻找目标。

一旦发现目标,无人机会锁定目标并发起自杀式攻击。这样的场面与《天使陷落》几乎如出一辙。视频中还提到,该无人机“蜂群”系统甚至可通过多辆发射车,一次发射超过200架无人机,组成更庞大的“蜂群”,且具备精确编队、变换队形、对地察打、精确打击等多种任务能力,使打击效果倍增。此外,“蜂群”除了可以通过地面车辆发射外,还可以通过直升机投放。

该无人机系统,很可能是此前保利集团在防务展上亮相的CH-901小型无人机/巡飞弹系统的更高级版本。CH-901小型无人机/巡飞弹系统最早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该系统可携带小型搜索跟踪传感器,搜索2千米内的目标,在必要情况下直接撞向敌方目标,引爆机载弹头。该无人机全长1.2米,重9千克,最高飞行速度150千米/时,最大作战半径15千米,最长留空时间120分钟,机体寿命可维持20次飞行任务或正常储存10年。CH-901巡飞弹可以采用集装箱“蜂群”式发射模式,也可以采用类似迫击炮的方式发射,易于单兵携带和使用。

最新的48联装无人机“蜂群”系统最早是在2020年10月13日曝光。当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官方对外宣称,该院已经在近期展开了陆空协同的固定翼无人机“蜂群”系统的相关试飞工作和验证试验。

“蜂群”系列化战车使用的巡飞弹。

美英等国也发展类似了的无人机“蜂群”系统。

美国陆海空三军都高度重视无人机“蜂群”技术,将其作为“第三次抵消”战略(奥巴马执政时期提出,特朗普执政时期搁置,拜登上台后又重启的新一轮高新技术强军计划)的五大关键技术之一。为此,美国在过去数年里发展出了“山鹑”、“丛林狼”、“小精灵”等多款用于“蜂群”作战的小型无人机,并进行了大量试验,2017年初,美军曾成功用3架F/A-18在空中释放多达103架“山鹑”微型无人侦察机“蜂群”,进行了持续半小时的飞行试验。飞行过程中,战斗机飞行员通过系统指引无人机完成侦察和监视等任务,未来美国空军正计划在F-35隐身战机上使用该项技术。

美国“郊狼”无人机。

除侦察外,2021年4月26日,美国海军在一份简报中披露,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演习中,美军首次使用无人机“蜂群”摧毁了一艘水面舰艇。据悉,美国海军使用的可能是雷神公司的“郊狼”无人机,重5.9千克,使用发射管发射。“郊狼”无人机也是美国现阶段最成熟的“蜂群”无人机系统,此前美国海军已经完成了50架“郊狼”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测试。

为进一步探索大规模“蜂群”无人机系统作战的可行性,美国目前正在进行1000架无人机的“超级蜂群”试验,这些无人机将由C-130运输机投放。在千架级的“超级蜂群”领域,中国同样走在世界前沿,中电科曾一次编组过3000架的旋翼无人机“蜂群”测试。中国的无人机智能集群技术其实已经实用化,在央视数年前的一则新闻中,西部战区就曾利用无人机“蜂群”为前线战士提供后勤保障。

所有这一切都清楚地显示,电影里的无人机“蜂群”攻击已不是科幻,离现实也并不遥远。(未完待续)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Rex_09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防空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