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管”出加速度 “保”出高质量 金溪镇“管家式”“保姆式”服务助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环球播资讯

“100斤!单产突破100斤!”近日,黔江区金溪镇春茧收购工作顺利结束,汇总手里的春茧收购单,孙江全算起了明细账。


【资料图】

“养了21张蚕子,产茧2102.1斤,单产100.1斤,相比去年的单产88.2斤,同比增加了13.5%。”全神贯注算完账,孙江全抬起头,兴冲冲地对记者说道。

种桑养蚕多年,这是蚕农孙江全第一次单产突破100斤,不仅如此,今年的蚕茧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仅两批春茧,孙江全便卖出了5万余元。

据了解,今年金溪镇春茧单产普遍增加,光桃坪村17户蚕农中,单产上100斤的就有5户、90斤-100斤的5户,这些蚕桑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都是金溪镇党委、政府“管”出来、“保”出来的。

“产业发展,一个都不能掉队”

“夏蚕开养,要注意保持蚕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外卫生,适当稀养,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咨询我们……”在蚕农赵仕文的蚕棚里,镇村干部、蚕茧站工作人员耐心地查看夏蚕长势,提供技术指导。

镇纪委工作人员(后排右二)监督肥料发放情况。

据了解,今年春茧收购中,全镇蚕农总体实现了增产增收,也有少数养蚕户不增反降,赵仕文就是其中之一。经反复的数据比对和总结,镇村两级组成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帮扶工作。

“大家养蚕都很辛苦,也很认真,每次看到因技术性问题造成损失,我都很心痛,产业发展,一个都不能掉队。”金溪镇党委书记杨胜前说。

据悉,近年来,金溪镇党委、政府花大力气为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坚定蚕桑主导产业发展不动摇,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适度规模、重点发展”的原则和“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全力走好金溪丝绸之路。

“向科技要单产靠技术增效益”

近年来,金溪镇本着“向科技要单产、靠技术增效益”的原则,组织工作专班全力助推蚕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帮扶集团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并实施了一大批蚕桑产业项目,使传统养蚕逐步实现智能化、智慧化。

夏蚕饲养培训会。

在岔河村村委活动室,智慧蚕业项目物联网管理平台实时显示蚕棚内、桑树园各项现场环境重要指标和气象数据,掌握棚内温度、湿度,并可通过对棚内温湿度传感器阈值的设定,实现对棚内风机及水泵降温设备的联动控制。

“夏天雨多、湿重、气温高,蚕儿抵抗力弱,容易发病,夏蚕饲养就要更为细心。”在夏蚕饲养培训会上,蚕茧站技术人员从夏季桑园管理、蚕室消毒、蚕房降温、饲养管理等方面,为蚕农提供技术指导。蚕茧站、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查看夏蚕生长情况和桑园管理工作,指导蚕农生产,确保蚕桑产业发展。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对金溪镇自然环境的写照,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只能向科技要单产,靠技术增效益,也希望我们能靠前一点、多做一点,帮助蚕农更好地种桑养蚕、增产增收。”金溪镇蚕茧站站长徐沛洲说。

“产业资金,每一分都要落到实处”

“孙江全,领种21张,84包肥料已领,这里签字。”“袁礼双,领种14张,应领肥料56包,装车后过来签字。”近日,在金溪镇桃坪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委正向蚕农免费发放种桑复合肥,一旁的纪委工作人员正对发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蚕农领肥料。

除了肥料,近年来,金溪镇在桑苗、蚕种、改建蚕台、配置纸板方格蔟、改造养蚕大棚等方面都出台了惠农补贴政策,金溪镇纪委紧盯蚕桑产业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强化靶向监督,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为了防止民生领域的“微腐败”,纪委工作人员还深入蚕桑养殖户家中下沉监督,收集群众意见,最大限度保证产业资金落地落实。

“我们随时都在村里,在农户家,以便遇到问题能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解决,让各项蚕桑产业资金能够落地落实,蚕农群众能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金溪镇纪委书记张宗明说:“还是那句话,产业资金,每一分都要落到实处。”

没技术,专人来指导,有难题,政府来帮忙。近年来,金溪镇党委、政府围绕蚕桑产业发展多向发力,“管家式”“保姆式”帮助蚕农深化桑园田间管理、细化饲养过程控制,将“小蚕茧”做成了“大产业”。如今,村民都把蚕桑产业当作主导产业、主要增收门路来抓。

“一年喂四季,四季养七批,后续几批基本上又不需要啥子投入,按目前桑园情况来看,夏蚕我还可以多养几张……”领完肥料,孙江全又算起了账。 (记者 蔡肖霞 文/图)

责任编辑:Rex_04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