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影视行业拥抱人工智能 谋求营收、估值双回升|微资讯

OpenAI的大型语言生成模型ChatGPT刷爆网络数月之后,围绕AI的话题已渗入各行各业。受此影响,过去多年不被看好的文娱板块重新回到了投资者视线中,而影视行业尤其受到关注。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影视院线板块指数涨幅达到40.76%。

谈及近期影视板块借助AI话题走热,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高东旭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影视行业,从剧本创作、演员选角、场景搭建,到后期制作、音效处理、字幕翻译,AI技术都可以发挥作用。


(资料图片)

影视是AI运用先行者

在6月13日的上海国际电影论坛现场,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戴运提到,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有专业的团队在做AI相关的策划内容。而影视行业和AI的结合早已存在。

戴运表示,在内容层面,AI和影视行业的结合已经成熟,比如虚拟拍摄,从业者对此并不陌生。除此之外,从营销层面看,AI可能在影院多业态经营甚至电影排片等领域提高效率。未来影院在人员服务上肯定会进一步精进,工作人员能够转而投向高附加值的工作。

戴运认为,AI相关技术在影视IP领域也大有可为。

上海电影此前(3月7日)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控股股东上影集团所持有的上影元文化51%股权。彼时公司介绍,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其拓展IP运营业务板块,强化与控股股东优势资源及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据了解,上海电影手握多部经典大IP,包括2023年大热的《中国奇谭》,以及家喻户晓的《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天书奇谭》等。

“当我们把这么多经典角色注入上市公司,这些IP和AIGC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3月份以来资本市场也是非常关注。而IP是所有AI技术能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天然载体。很多AI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通过IP实现的。”戴运说。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在影视行业的运用是非常丰富的。“生成式AI可以用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它可以分析许多已有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剧本,从中学习剧情开展的逻辑和人物关系,并随后生成新的剧本。这将有助于缩短剧本创作的时间,提高电影和电视剧的生产效率;也可以被用于影片的特效制作。特效制作是影视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生成式AI可以使特效制作更为快速和高效。它可以自动生成骨骼结构、建筑、人物、场景的3D模型,使特效制作更加精细和逼真;还可以用于影片的推广和营销。生成式AI可以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的特征,并通过自动生成与其相关的海报、预告片等宣传材料,提升影片的曝光率和口碑。”

在上海国际电影论坛,光影片场CEO俞志杰举例,影视特效与AI的成熟运用,已经能够让普通人体验到电影级的拍片全流程。这些都得益于当前影视技术的完善。

盲目投资AI不可取

影视技术的成熟有目共睹,但在营收上如何转化,甚至能否吸引投资人将目光重新转至文娱市场,仍然有待观察。

华人文化资本董事张琳在上海国际电影论坛的“文娱投资”圆桌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表示:“投资人很多是学金融学、经济学的,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会算一个电影的回报,计算一个电视剧的毛利率,衡量电影院的投资回收期。但其实内容产业不完全是一个数字化的体系。当行业过度讲究数字化时,就会出现2015年至2016年文娱并购热潮带来的恶性循环。这是一个相对脆弱而敏感的体系,当过度追求数字时,会破坏掉这个领域很多长期主义的坚持。”

高东旭认为,影视行业本质上是内容产业,技术是服务手段和工具,AI可以助力影视行业的发展,但不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影视企业要处理AI技术与内容创作之间的关系,不可为追求所谓的技术领先性,盲目投资AI,毕竟AI技术不能替代人类在影视制作中的创意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知,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演员的表演能力和魅力,合理拓展AI技术的应用范围,才能更好地推动影视行业的发展。

张毅认为,企业应该在技术投入前进行前期规划,确定技术投入目标、投入规模和投入预期收益,以此评估技术投入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把握技术投入的节奏。

责任编辑:Rex_15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