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科技4月24日讯(记者 李婷)经历短暂调整期的保险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已成业内共识。战略窗口期,保险行业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转化,催生非标体市场新空间,险企的能力模型也亟待升级。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表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商业保险的补充,非标体与个性化服务将成为健康险创新增长的新动能。
挖掘非标体保险市场,数据分析、经济效益评估及营销投入等方面的考验不容忽视,数字经济时代,险企亟需打造新的竞争力。
(资料图)
保险业迎复苏拐点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多重负面因素共振,行业低速发展。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4695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保险金额增长12.63%。
魏晨阳分析,保费收入处于低增长状态,保额增幅高于保费,体现了行业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疫情防疫政策影响无法面对面展业,均制约了行业发展。
除了外部因素,长期粗放式发展模式也暴露了诸多短板。传统的“人海战术”增长模式失灵,行业步入“用户为王”新周期。近年来,代理人队伍清虚提质成为趋势,自2019年以来,我国执业登记的保险销售人员数量减少超过400万人。
魏晨阳指出,市场上仍然缺少好产品,尤其是健康险等保障类保险,一方面高度同质化,另一方面在定价和风险评估等方面不可持续。
今年以来行业扭转了萎靡态,凸显了强大韧性。1-2月保险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045.73亿元,同比增长8.37%。
在魏晨阳看来,多重因素促进行业加速回暖。从负债端看,保障型保险产品消费需求在疫情期间受到抑制,伴随宏观经济复苏、居民预期收入提升,保险消费有望逐步迎来复苏。从资产端看,伴随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宏观经济预期改善,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
此外,新准则将加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波动性,或将驱动保险公司聚焦于盈利性更好的业务,主推寿险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的转型升级。新会计准则或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行业供需两侧同时释放利好。疫情过后,消费者的保障意识更强,需求释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和互联网保险科技平台元保共同发布的《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80后”是保险消费的中流砥柱,且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买保险。其中75%的家庭年度保险花费超5000元。
从行业创新层面来看,不少公司致力于开发更好的产品。数字化时代国家层高度重视和支持数字经济,不论是大厂还是保险科技公司,目前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好数据,推动产品创新。
如何挖潜新需求
新旧周期切换,行业迎来结构性调整,这对险企的服务和产品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魏晨阳表示,非标体市场目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老年人及带病人群的医疗支出占比高达60%,但由于适用的商保产品有限,该类人群贡献的商保保费占比仅为5%左右。
开发非标体保险并非易事,对险企掌握的核心能力提出新的需求。首先,风险定价对数据的要求高,需要非标体或有类似个性化需求人群的特定数据。其次,相较而言,非标体保险对需求的体量和能否达到规模效益的评估难度更大。同时,对营销策略和相应成本要求也更高。
魏晨阳认为,面对亟待爆发的蓝海市场,险企若想抓住机遇,评估和聚焦特定需求,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可或缺。有效的线上线下营销能力以及风控能力也是关键所在。
究其根本,险企需要摆脱粗放式增长模式,底层是技术能力,或与科技公司等技术赋能者有效对接场景/需求的能力。
另外,人工智能迎来划时代的突破,将为保险行业带来更高效的运营、更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及更广大的市场。
基于大模型学习,信息梳理和概括能力、支持交互的能力、支持学习/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空前加强。
当下火爆的ChatGPT赋能场景极具想象力。例如,在保险研发环节,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信息梳理和分析;营销模式上,智能化/个性化的互动式销售和客户服务,更好地判断客户的消费偏好,精准推荐保险产品,从而取代大量人力;在保险理赔方面,则可以加快推动流程,提高准确性,节省人力等等。
责任编辑: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