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茭白,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南宋诗人陆游《邻人送菰菜》咏茭诗名:“稻饭似珠菰似玉,老农此味有谁知?”菰,即茭白,其美味鲜嫩与诗句的清丽优美,让人回味不绝。
灿烂春日里,钦南区那丽镇芦狄竹村委20多公顷茭白,于3月中下旬迎来首次采割。
“我们这是‘订单式’种植+采收,外地收购商直接来到田间收购,仅1公顷就可收获30000多公斤茭白,利润可达11多万元!”芦狄竹村党支部书记黄满昌高兴地说,这可算是芦狄竹村党支部向群众递交的一份满意答卷了。2022年,该村积极探索撂荒地治理新模式,由该村合作社——钦南区满昌中草药专业种植合作社牵头,与浙江客商签订协议建设茭白种植示范基地,流转村委群众无法耕种的20多公顷咸酸田试种茭白,开我市规模种植茭白先河。采取“订单式”种植+采收模式,合作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并统一收购,群众可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有效解决当地劳动就业100余人,尤其是带动当地58户脱贫户稳定就业,仅茭白采收这一个月就能实现人均增收6800元。
“茭白味鲜且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尤其是浙江、上海、安徽、湖南等省市的消费者。”谈起这时令“宠儿”,湖北浙合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孟龙赞不绝口。
收购价10元/公斤,当前市场价可销售至20元/公斤,茭白走俏市场是田孟龙预期之中的春日好“丰”景,4月4日已是他和采购团队在该基地“驻扎”采购的第20天。
“茭”出丰收卷,茭农乐开怀。该基地种植的茭白为单季茭白,5月初完成结束采收后,将进入水稻种植,继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是那丽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拓宽群众收入渠道的生动实践。
那丽镇党委副书记黄建新表示,近年来,该镇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一镇一品”产业建设,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合作经营模式,鼓励各村(社区)党支部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进一步稳定村级发展基础,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责任编辑: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