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个暑期研学团花费日均1000元,结果和普通大巴旅游团没什么区别。”南京张女士8岁的孩子参加了一个北京研学团,结果令她大失所望。
今年暑假,研学成为了最火热的旅游概念。与此同时,景区“人山人海”、排队“漫漫无期”、学习变成“席地打游戏”……部分文旅场馆和研学机构资源供给不足、优质服务欠缺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资料图片)
研学需求空前火爆
“新玩法”受青睐
暑期是亲子游的传统旺季。相比以往,2023年的研学游关注度更高。在朋友圈、社交平台、电梯间甚至学校门口,到处都充斥着研学的广告。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7月“研学”旅游搜索热度上涨203%,超过亲子游大盘涨幅。
连日来,记者走进天津的交通场站、热门景区,总能见到不少肩背小书包、手拉行李箱的中小学生,满怀兴奋与期待踏上“研学游”的旅程。
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针对9到13岁的孩子推出“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以精品馆藏文物为依托,全景式展现中华文明;在安徽,安徽创新馆开启暑期研学游,精心设计“科普专线”,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在山东,当地推出“鲁南铁道游击”飞虎英雄集结地主题游线等12条红色研学主题精品游线,推动红色研学出彩创新……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有所获,各地文博机构拿出“看家本领”,将特色资源融入研学游课程中,广受游客欢迎。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研学游比普通旅行团多一些讲解和课程,孩子们可以在旅游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虽然花费较高,但还是希望让孩子参加。”一位来自江苏的家长说,自己两个月前就给孩子报名了北京的研学团。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社会各界及家长对于研学游的重视和“热衷”程度显著提升。
“相比以往,今年研学游产品更为丰富,涌现出自然生态、科技创新、传统文化、安全健康等多种新主题、新‘玩法’,一些主题鲜明、规模较小、安排灵活的研学产品更受青睐。”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丽红说。
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已突破600万人次,今年以来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
文化产业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薄文广等认为,“研学热潮”的出现,不仅反映出家长对教育的普遍重视、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更折射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对特色、优质文化资源的兴趣越来越浓。
“特种兵式打卡”待规范
服务短板待补齐
今年暑期北京旅游市场火热,故宫等景点门票以及大学校园的预约资格,都非常难抢。一票难求催生出了许多黄牛、高价预约的生意,甚至还出现了研学团违规拆团进入北大的情况。
7月24日,北京大学发布《校友预约入校违规情况通报》。通报称,7月21日,一个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北大通报,关闭了相关46名校友的预约权限。
由于景点难约,这些研学团行程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正在行程中的研学团。
吴同学是一家旅行社的兼职研学辅导员。他对媒体透露,出团前会给大家一张模棱两可的行程表,写着清华北大、圆明园、故宫等,实际上根本约不到票。“经常在前一天晚上十一二点,甚至早上七八点要出发前,都没有确定下来实际行程,没人知道要去哪,每天都在焦头烂额地打电话、催行程。”他说。
张女士了解到孩子实际体验后,认为行程安排非常不合理。北京的景点多且大,酒店住宿又较远,但研学团为了多几个景点打卡行程安排很满。她随团同行,行程减半后,依然需要日行两万步。
北京的大学生韩同学同样在一家研学机构兼职,她向界面新闻分享了其中一天的行程:凌晨两点半起床准备去天安门看升国旗,上午爬居庸关长城,下午游览故宫。当日升旗结束后北京下起暴雨,行程淋着雨继续。酷暑加上暴雨,一天下来她作为成年人都已经精疲力尽,孩子们在密集行程下的身体健康状况就更令人堪忧了。
为了省下住宿费用,这些研学团往往都将住宿安排在北京偏远地区。吴同学说,自己带的两个团都住在首都机场附近的快捷酒店。韩同学说她带的其中一个团住在昌平,前往市内景区需要至少一个半小时,每天都需要七点起床。
韩同学所在的另一个团,住在所谓的“研学基地”,实际是某所大学的宿舍,环境非常差。一些孩子因为不能接受,一边哭一边和家长打电话。
除了住宿,吃饭也是个问题。吴同学说,研学团的餐厅一般选在北京二环内,路边不能停车,需要快速上下。而附近的胡同又小又多,路线复杂,“吃饭像打仗一样”,就怕看不住小孩。
某研学团的住宿条件。
除北京之外,其他城市的有些研学团也存在类似状况。一位在上海一家研学机构兼职的导师告诉界面新闻,自己现在接待的团来自深圳一所名校,住宿也很偏远,安排在浦东机场附近。
该机构组建了家长群,每天都发布行程活动照片,让家长以为孩子们活动内容很充实,实际上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在赶路。为了给家长一个交代,最后一天晚上研学团还赶进度举办辩论赛,一直到十二点多才结束。第二天早上六点孩子们又得起床赶行程。
针对这些研学之旅的“糟心经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体验落差”折射出当前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的短板。
——需求激增,考验文旅行业承载能力。“无论去博物馆还是主题公园,都要顶着高温排几小时队,有时只看了两个项目就匆匆返程。”送孩子到外地参加研学活动的杭州家长王女士抱怨,除去路上、排队等花费的时间,孩子真正在研学的时间很有限。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游客数量激增,不少热门旅游地近期出现场馆景区、餐饮住宿资源紧张等情况,部分机构准备不足,只好加派人手“熬夜抢票”,或是临时调整行程安排,容易影响游客体验。
——人才不足,优质研学项目供给有限。一些家长称,一些带队老师“并不专业”,有的项目也“名不副实”。广东家长杨女士反映,一些研学团采取“放羊”式管理,孩子们在博物馆自由活动,有的直接席地而坐打游戏、刷短视频,一趟旅行下来花费不低,但收获甚微。
“研学游导师具有教师与导游的双重职能,既要善于研学辅导,又要善于旅行组织。但目前市场上的研学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素质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使研学效果打折扣。”张丽红说。
——服务欠缺,应对客流热潮“措手不及”。随着研学游持续“升温”,一些“黄牛”抢票囤票干扰了场馆景区正常运营,不少游客反映,餐饮、讲解等配套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
7月27日,在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学校学生参观、学习中山国历史文化知识。新华社发(梁子栋摄)
强化监管,规范发展
近日,为更好满足公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切实提升“研学游”的参观体验,不少博物馆通过延时开放、加强互动讲解、线上线下联动,应对暑期客流高峰。例如,故宫博物院近期开始受理未成年人团队预约参观申请,对未成年人占85%以上的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开放快速预约和入院通道。
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研学,对于孩子们来说,总是那样值得期待。在很多家长眼里,研学游作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是载体,教育是目的。
多位专家指出,市场需要研学游创造经济价值,但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其教育属性和人文价值。未来研学游市场还需加快制定规范标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更好发挥研学游“文化育人”的功能。
故宫博物院为未成年人团队开放快速预约通道。(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从文化服务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要加强指导各地博物馆推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供给,满足观众需求。
从行业建设上,张丽红、薄文广等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研学旅行管理办法,对研学游组织者开展常态化技能培训,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天津辰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常扬认为,可提高机构和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同时将“问题企业”负责人列入“黑名单”。
从消费者保护上,家长、学生要避免盲目选择、增强辨识能力。“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仔细阅读合同细节,发生问题后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常扬说。
观点
研学要“研之有道”
这个夏天研学旅行不断升温,借素质教育东风,植文化资源基础,“名校参观”“非遗体验”“博物馆探秘”等研学活动成为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新选项。
研学旅行作为新型旅游业态,其特点是在游中“研”,在乐中“学”,寓教于乐。研学旅行往往将高校、博物馆、红色遗址等具有人文教育价值的场所作为目的地,有利于孩子们在“社会课堂”中有所思、有所悟,增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体认。孩子有兴趣、家长有意愿、市场有需求,研学旅行逐渐成为暑期旅游市场新亮点。
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的研学热发生了偏差。研学旅行本是日常学校教育的“余韵”和“变奏”,但在现实演绎中却出现“不和谐音符”。有家长反映:有的天价研学团名不符实,“深度参观”变“拍照打卡”、“学长讲座”变“校外合影”;有的研学项目无“研”也不“学”,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面;有的管理无序,把孩子在场馆门口一放了之,后勤保障令人担忧……
这些现象提示我们,研学旅行应遵循教育初心,不能偏离教育轨道,要防止不良机构借孩子的热情、家长的期盼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把研学变成生意。相关各方有必要对研学旅行加强监管和规范,让孩子们研学“研之有道”“学有所获”。
孩子们心中向善向上向学的种子,应该得到呵护、满足和鼓励。面对他们蓬勃的研学热情,高校、博物馆、红色遗址等场所应顺应需求,优化预约程序,提升管理效能,扩容研学资源,在开放和秩序间寻得最大公约数,更好满足孩子们的心愿,让一颗颗渴求新知的幼小心灵,在宝贵的假期得到丰润的滋养。(来源:新华视点,作者:边思琪、刘阳)
暑期研学火热,大学以何待之?
这个夏天,北京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清华北大门口。
早上7点多,参观通道还没放开,就挤满了穿着短袖的中小学生和家长。大家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在校门口拍照。导游们举着小旗子,让孩子们不要走散。
这是今年暑期研学具有代表性的一幕。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来到北京,奔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圣地”清华北大。但是,由于今年研学需求实在太旺盛,两所高校又实行预约制,导致很多孩子的所谓“清华北大游”,变成了在校门口拍照打卡,徒有形式。即便好不容易排完了长队,进入到校园,在烈日的暴晒与研学机构的催促下,也只能匆匆游览一过,完全达不到研学效果。
研学在今年变得异常火爆,一方面是有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家长与孩子的出游热情得到极大释放。但是,研学市场在繁荣壮大的同时,随着大量营利性机构介入,各类问题也层出不穷,包括收费缺乏统一标准、路上时间太长、游览时间太短、研学内容名不副实等。一些家长吐槽,研学团不如叫“厌学团”。
应当承认,如今研学是一块很大的市场蛋糕,一些研学机构不管有没有能力,具不具有专业性,都火速入局,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研学质量参差不齐。
7月5日,前门西公交站附近,从旅游大巴车上下来的学生。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也需看到,研学一头连着机构,一头连着高校。在规范研学市场的同时,如果高校的开放程度更大一些,入校途径更方便一些,秩序管理更细致一些,是否也可以减少乱象,让家长和学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研学团进入高校,当然会对学校的秩序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今年,关于高校要不要恢复开放,舆论场上已经进行了不少讨论。大家普遍的共识是,尽管大学生未必一定要像所有公共场所那样,彻底全方位地开放,但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本身也有亲近公众的义务,不应该向公众紧闭大门。在这种呼声之下,大多数高校已经恢复开放。
目前,对于研学团,不少高校采取的是预约+有限开放的策略。这种考量有其道理:如果完全打开大门,学生在暑期大量涌入,可能会超出校园承载力,冲击学校正常运行秩序;如果校园所有场所无差别开放,研学就会影响到学校师生正常的科研、办公与休息,负面效应无法忽视。
以最受学生欢迎的清华北大为例,在同样采取预约制之外,北大要求,教学、科研、办公、图书馆、体育馆、宿舍等场所为非开放区域,谢绝参观。清华也规定,参观人员须按照规定路线在规定区域内进行参观,参观人员所乘坐的各类车辆禁止入校,非开放区域和校内教学办公楼宇不对参观人员开放。这都是维持学校秩序的必要考虑。
大学的秩序是硬杠杠,学生的研学需求又是真实存在的,在秩序与需求之间寻找平衡,就是基本的解题方向。问题是,如何找到这个题目的“最优解”?
细致的摸排与分析是必要的。现在,随着暑期出游进入高峰,各大高校的研学人员数量也基本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各大高校不妨对近期的入校人数进行一个总体分析,计算出每日入校学生的数量,据此开放预约名额。甚至考虑到暑期研学需求大,不妨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名额,以充分承接家长与学生的研学需求。
更进一步,学校也可以对未来校内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会议安排、公务接待等工作进行通盘分析研判,如果某一天校内活动不多,校园秩序维持压力不大,不妨在当天多放出一些预约名额,把更多学生请进来。在高校大数据管理已经比较成熟的当下,这项工作并没有多少难度。
实际上,客观而言,除了清华北大承载着强烈的研学需求,其他城市的一些高校,可能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入校压力,这些学校完全可以对研学学生降低门槛,开门迎客。学校要做的只是做好进门安保检查、校内加强路线引导管理而已。
假期研学,本质上是一种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既可以增进学生见识,也能帮他们坚定目标理想,社会应该包容鼓励这种教育方式。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有责任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面对这种日渐火热的教育形态,高校首先是正视,其次是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手段,满足好、对接好这一社会需求。
责任编辑: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