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子叶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深入了解皮影艺术,加深对此非遗文化的认识,2023年8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来到了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准备领略一番古老而神奇的皮影艺术。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有幸拜访了一位著名的皮影雕刻师王可老师,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皮影艺术的热爱和坚持。
(图为“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与王可老师合影)
王可老师是一位极具才华的皮影雕刻师,他于2000年入行,已经有着8年的学艺经验。如今,他在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从事修补维护旧皮影和文物讲解等工作。他以手工方式雕刻制作皮影,每一幅皮影都蕴含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图为王可老师手工雕刻的皮影)
王可老师详细向实践团成员讲解了皮影艺术的历史和制作工序,他告诉实践团成员,皮影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王可老师的雕刻技艺,每一副皮影都栩栩如生,栩栩如画。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彰显了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王可老师指出,传统的皮影制作需要经过24道工序。大致分为四大步。
一、根据皮影的图纸进行选皮的厚度。他告诉成员们:牛肚子上的皮最薄、韧性最高,因此一般用于雕刻花纹复杂的脸谱造型。
二、选择原材料。他告诉实践团成员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陕西农村家家户户养牛,因此陕西皮影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而河北一带则多使用驴皮。选完皮后需要用砂纸将牛皮表面的杂质和毛发打磨干净。
三、进行润皮。需要用湿毛巾轻轻的软化牛皮后放在平整的石板或木板压平,自然风干以后将得到平整的牛皮。然后用钢针打磨进行二次润皮,并且使用木棍进行推皮使它更有韧性,以达到平整收缩力度小而均匀的目的。
四、进行染色。传统的染色为了使色彩牢固使用废牛皮料熬成皮胶,添加矿物原料混合后放入开水中融化,用毛笔蘸取颜料后画在牛皮上,则颜料可与牛皮融为一体。接下来进行二次染色,加热定型,镂刻,缀结等多道工序制得皮影。
王可老师告诉实践团成员陕西皮影运用推皮走刀的镂刻技术,刀口向前推着牛皮雕刻,这样雕刻牛皮才能一次成型,边缘光滑没有毛边。平刀刻直线,尖刀刻弧线,平刀宽度不同、尺寸不同,因此需要提前准备好刻刀。接着,王可老师亲自为实践团成员演示了推皮走刀的技术,平刀尖刀的使用方法。
(图为王可老师展示尖刀使用方法时所摄)
通过他的讲解与演示,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皮影制作的繁琐以及传统手工艺人技艺的精湛。“匠心如磐,臻于初心”,社会实践调研团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接下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高家大院,准备观看一场精彩的皮影演出。走进演出场地,调研团被一幅幅色彩明亮的皮影吸引住了。皮影艺人们带着灯光,将幕布掀起,开始了精彩纷呈的演出。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声,皮影的影子跃然于白布之上,宛如活灵活现的人物。演出中,皮影艺人们巧妙运用手法和音效,展现了各种场景和故事情节,让实践团成员沉浸其中。
(图为皮影演出时所摄)
通过观看皮影演出,实践团成员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皮影艺术的趣味和魅力。皮影艺术不仅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演出中,皮影艺人们灵活运用手法,将影子塑造得栩栩如生,赋予了每一个形象以生命和个性。同时,他们还通过表演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皮影演出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离开了高家大院,心中满满的都是对皮影艺术的喜爱和敬佩。本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实践团成员对手工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和高家大院是了解和欣赏皮影艺术的绝佳场所,值得所有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感兴趣的人前来探索。
时光荏苒,皮影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对皮影艺术进行了深度认识和体验,让实践团成员对这门古老艺术更加热爱和珍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皮影艺术,让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承发展下去。
我们是山东大学(威海)“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古韵悠长守文脉,非遗传承护国香,我们不断前进。
(图为寻遗筑梦”社会实践调研团在校合影)
来源:中华网
责任编辑: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