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 >

至尊旁轴:莱卡蔡司在前探索二十年,跟进的福伦达怎么还没走好

我们都知道德国相机有三巨头:蔡司、莱卡、福伦达!

福伦达生产相机最早,在1840年生产出第一台相机“大炮弹”;

蔡司其次,于1888年开始涉足摄影业。到了1926年,合并了四家相机制造厂,成立了蔡司·伊康股份公司(Zeiss Ikon AG);

而莱卡诞生最晚,在1913年才进入摄影器材研发,却引领了135胶卷相机。

莱卡虽然最晚,但它生产出世界上最早35mm的照相机,这种画幅相机最终成了20世纪的摄影器材引领者,1925年莱卡a型小相机正式走向市场,莱卡相机也是世界上最长久,最风光的35mm相机生产商。

而蔡司则紧随其后,于1932年开始生产康泰时(Contax)品牌的连动测距式小相机,它的功能比莱卡更加复杂,同莱卡相机一样,也是可以换镜头和大量匹配附件。

福伦达呢?太迟钝了!直到1939年才尝试着推出一款Vito I 使用135胶卷的相机,虽然这款相机功能很一般,也不是可以换镜头,但却是二战前唯一的35毫米胶卷相机啊!

虽然此时福伦达的中画幅120胶卷相机,无论是皮腔机,还是双反相机都有精彩问世,但对于小相机,福伦达公司不仅起步晚,也没有好好的研发。

二战后,福伦达很快恢复了生产,并开始注重35毫米胶卷相机的研发,各种旁轴与单反通通上马,这一时期研发了很多精彩又漂亮的相机。

但是,旁轴最高端的是可以换镜头“专业”135相机,福伦达的至尊35问世还是晚了。

从1950年福伦达 Prominent 相机问世,到1960年这个系列的最后停产,十年间只推出了两个型号,整体变化也不大,如果非要细分,那么就画出四个版本吧。

本文就具体地分开说一下:

1、福伦达 Prominent 型相机

1950年,可以换镜头的福伦达 Prominent 35问世,这种小相机对应的明显是莱卡和康泰时的高端用户的需求,但是在时间上却晚了差不多二十余年。

这段时间里,这两款相机已经成为经典,也出品了一系列的延续产品,成为高端的名贵相机代表。

福伦达要“叫板”了,直接命名为“Prominent”:至尊!那就看看它的实质内涵吧。

功能技术指标:

快门:B、1-1/500秒(十档),镜后快门。

调焦:独特的机身左轮调节,最近1米。

对焦:黄斑对焦

过片:右手波轮转动。

其他:有自拍、有快门线插孔、有外接的闪灯插座、有M、X闪灯插口。

镜头:可以拆卸(镜头上有锁扭),配有Color-Skopar 50/3.5、Ultron 50/2、Nokton 50/1.5 三只标准镜头。

现在看这款相机,除了后盖的开启有些超前意识,比莱卡、康泰时方便先进外,其他方面明显是滞后和落伍的,其中在快门速度上,它选用镜后快门,最快只有1/500秒,同期的莱卡帘布快门达到了1/1000秒,而康泰时更是已经达到1/1250秒。

在取景器上,也是很小,同莱卡的IIIf差不多,但是不如同期的康泰时的宽敞明亮。

福伦达 Prominent 的可圈可点是它的配套镜头,这三款配套的标头,素质都不俗,可以说比同期的莱卡与康泰时还要好一点,这也使到现在这种相机价格不低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为了取镜头玩数码。

2、福伦达 Prominent I

到了1953年,福伦达终于将 Prominent 进行了“改版”,其实也是小小的修订一下。

原来的机顶闪灯或取景器是没有固定插座的,是一个卡子卡在上面,使用不仅不方便,也极易丢失。所以这次改版,先把插座固定住了。

其他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等了两三年,只有这么一点小动作,看出了福伦达对于自己产品的自信,也有漫不经心。

3、福伦达 Prominent Ia

到了1956年,再次改版 Prominent ,这次还是比较大的,除了坚持闪灯插座,主要是改了过片方式和取景器。

这款至尊35相机生产了五六年,福伦达公司终于要进行大的改版了。

此时135相机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卷片上,纷纷抛弃了过去的卷轴过片,开始使用过片扳手,福伦达首先改了这个环节,但过一次片要掰两次把手(此时诞生的莱卡M3早期也是两次,不知道是谁学了谁)。

另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是取景器内增加取景范围,有35mm、50mm、100mm三个镜头范围,而之前的只是50mm毫米,换用35和100毫米镜头时需要另外加外接取景器。

新的取景器,目镜部分也大了很多,明显地观看舒服了,最主要是本来是可以换头的旁轴相机,没有相对应的取景范围,真的不爽。

4、福伦达 Prominent II

到了1958年,福伦达终于推出了第二款 Prominent II。

这一款至尊,只是改变了取景器,做成了又大又明亮,而其他的技术指标基本没有变化,在外观上看,这款相机非常漂亮,到现在看也是浓眉大眼的“美男子”。

但在性能上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失望,福伦达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江郎才尽了!

先说优点:又大又亮的取景器,就是现在看,也是漂亮和超前,取景器里面依然是有35mm、50mm、100mm三个镜头范围外,还加上了150mm镜头,基本涵盖了配套镜头范围,这么多的取景分类,在135相机上也是少见的,还好是大取景框,否则真的“盛不下”了,中心还有黄斑对焦。

再说不足:最没有让人想到的是,卷片再次回归到拨轮时代,没有卷片把手,怎么倒退了?估计是这个相机也是早就设计好的,只是生产靠后,它设计的时候还没有Ia型的改进思想,把原来的设计直接投产了,或需要等到 IIa 的问世再改了。

可惜这款相机生产年限是1958-1960年,只有短短的两年,据说产量只有2000台。这个数量应该是非常稀少了,所以现在带标头的Prominent II 卖价都超过万元了(其他版本带标头价格在4000-5000元左右)。

到了1960年福伦达Prominent II 至尊走到了尽头,回望这十年,在这个系列里只有两款、四版,而整体上没有太大的亮点,不能说是失败,但却看出福伦达没有用心或者是才思枯竭了。这和它的历史上的辉煌与一直在相机领域超前的研发能力太不匹配了。

当然这同福伦达公司的整体命运有关,潮起潮落总有时。

福伦达公司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二战后开始走下坡路,并在1956年转卖给了蔡司伊康。而这一时期,蔡司也是最火热时期,对于收购的福伦达只是作为一个工厂而已,不想在研发上过多投入,而对自己的品牌产生压力与竞争,毕竟要保的是蔡司名气与产品。

现在虽然不能说是蔡司灭掉了福伦达,但是至此,福伦达迅速走上了下坡路,没有亮点产品,而此时135胶卷相机盛起,无论是旁轴,还是单反相机,福伦达公司都没有技术上超前,成本又可以降低东西,靠的是几款不错的镜头支撑了。

不幸的福伦达,蔡司收购并没有改变命运,反倒一天不如一天,1972年又转让给罗莱公司,移到了新加坡生产,福伦达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文化味道了,接下来又转卖给了日本,成为了另一种文化理念与市场博弈的相机。

现在看,福伦达至尊35没有走下去,是在相机的快门选择上过于保守与谨慎,不如莱卡与康泰时的远见和“深耕”,镜间快门的局限性,也是镜头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加,开篇没有做好,后续难以伸展,实在是太可惜。

虽然福伦达至尊35并没有太大的反响与延续,但是匹配的镜头素质都非常高,除了上面的三款标头,配套的还有:Skoparon 35/3.5、Dynaron 100/4.5、Dynaron 150/4.5。

另外还有两款带取景器105/3.5,做微距摄影使用。

目前这些镜头在二手交易中都不便宜,都要早两三千元以上了。

责任编辑:Rex_08

关键词: 莱卡蔡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