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 >

海鸥4B三十年:有个设计缺陷一直没发现,成为世界上最顽疾的相机

中国的海鸥双反相机,是上海照相机厂在德国罗莱双反相机的基础上仿制的,这是我国最成功的相机之一,从六十年代开始,断断续续生产到2015年,成为世界上生产周期最长久的相机。

海鸥双反系列相机,如果从研发开始,具体型号有:上海4型(海鸥4型)、海鸥4A系列、海鸥4B系列、海鸥4C几种规格。

海鸥4A已经我已经写过文章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海鸥4C从1969年到1980年生产,一共出了33545台,是海鸥双反系列里产量最少的。

而海鸥4B是1968年开始生产,海鸥4B-1从1982年开始生产。

根据厂方提供的资料,4B系列总产量是1272977台,应该是中国产量最大的双反相机型号。

海鸥4B系列相机,在1980年、1983年、1985年的全国相机质量评比中,连续三次获得第一名,这也是国内评比最高的荣耀和获奖最多的相机,海鸥独享此尊。

海鸥4B相机的成功,后来也被国内十几家相机生产厂家模仿,如:牡丹、友谊、东方、长春、峨眉、嵩山等,基本就是完全的模仿海鸥4B。虽然品牌不同,但外观完全相似,功能也是一样的,只是做工与质量还有很大的差距。

海鸥4B当年是热销商品,自然也是稀缺商品,销售价格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在120元左右浮动,相差几块钱而已。在一些小地方,海鸥相机甚至是凭票供应,并不随意地卖出。

现在问题来了,海鸥4B系列相机是在什么时候停产的呢?

我没有查到相关的数据,但是从当年市场情况看,海鸥4B的停产应该在八十年代末期或者是九十年代初期,因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各地的百货商店就开始大量处理积压的海鸥4B、4B-1,我就曾经买过一批,价格是每台20元。

看到这里,是不是问题来了,我这篇文章题目上怎么说“海鸥4B三十年”?就是脱鞋掰脚趾头算,也就二十多年,它的生产时段就是在七十、八十年代啊!

这里面说的停产,只是大规模供应国内市场的4B生产线停止,而供应国外市场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仍然有零星生产,甚至跨过了2000年,这就是外销的订单海鸥4B-1相机。

这些外销的订单主要以海鸥品牌出口到欧洲与美国的“SEAGULL”(4B-1),还要出口到日本的“TEXER”相机,这两台在海鸥4B-1的基础上改进取景器,变为捏合式,其他方面没有改变。

而“SEAGULL”应该是厂家自主品牌的外销订单;“TEXER”侧成了日本品牌的贴牌产品。但是无论怎样标注,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海鸥4B-1相机。

也就是说,海鸥4B系列相机虽然中间有十余年的停顿,但总的生产期限是超过三十年的。

那么又有问题了,我题目中所说的“设计缺陷”,怎么成了“最顽疾”的双反相机?是不是危言耸听?

那就从我个人的体会说起,我在1982年末买了一台海鸥4B相机,使用了一年多,发现了问题,就是调焦不准,无限远不清楚。

但当时不懂相机,小地方又不知道找谁修理,要花多少钱,干脆就不用了,因为这时候135相机兴起,我不拍120胶卷了。

直到1993年我们这里的百货商店处理双反相机,我买了四、五十台海鸥和三、四十台其他品牌的双反相机,其中海鸥有三分之二是已经开封的样机或问题机,结果有十余台都有调焦松动,不准的问题,这是一个海鸥4B的共性问题。

这时我有了底气,这处理的相机已经不是什么娇贵的东西,可以任性地拆机玩。

于是撕开饰皮自己修理,结果发现就是这个中轴的螺丝脱臼了。

这完全是设计上的缺陷,不应该的事。

调焦本来是转动的,这个“一”字螺帽无法完全的固定调焦钮,随着调焦使用,这螺丝会慢慢地松动,造成调焦钮脱臼而无法准确调焦了。

问题很简单,维修也很容易,拧紧这个螺丝就可以了,但是一般的用户敢自己拆相机吗?而到了修理部,又会花多少钱呢?

最近疫情期间,我在家里收拾东西,翻到了收藏的出口欧洲的“SEAGULL”(4B-1),这应该是九十年代末期或本世纪初的最后产品,结果发现它的调焦钮竟然也有这个问题,这太让人大跌眼镜了。

这么多年,海鸥厂竟然没有改变,还是同样的问题依旧存在,是缺陷一直没有发现吗?

或许海鸥厂没有发现或者没有重视到这一非常低级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其他仿海鸥的厂家却看到了,而且把这个“低级技术问题”轻易解决了。

国产相机仿海鸥4B最多,影响最大的辽宁丹东照相机厂的“牡丹”双反相机,基本就是用海鸥4B的图纸生产相机,但是在调焦钮这里牡丹相机做了改变。

牡丹相机的改变非常的简单,成本也就几分钱,却解决了调焦钮会松动的大问题。牡丹就是取消了海鸥“一”字大螺丝,而是拧上了两个小螺丝。

仅仅是增加一枚螺丝,调焦钮就被死死地固定住,再没有了调焦脱臼之烦恼和质量隐患。

我不知道当年海鸥厂看到这个问题了没有?是不是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的低级错误,是不是太执迷不悟,太顽固了呢?

现在看来,这也是海鸥的永远遗憾啊!

责任编辑:Rex_08

关键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