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0年1—12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9014.7万台,同比增长8.4%。12月当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796.4万台,同比增长8.1%;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152.5万台,同比下降3.0%;家用洗衣机产量806.4万台,同比增长5.1%。
这些年来,家电厂商们一直在市场上寻找继空调之后,家电消费的第二条快车道,冰洗合围之下会成为家电行业新增长动力吗?
冰洗合围新势力
空调之后,最近十多年来,家电厂商们一直在消费市场上寻找第二条增长快车道。比如,厨电、小家电,以及近年来被重新发掘的冰洗合围新势力。今年以来,不少家电厂商,以及外部资本力量,就相继发力冰箱和洗衣机市场,意在通过两大品类的协同发展“做大规模、实现倍增”。
那么几乎与空调同时起步的冰箱和洗衣机产业,为何会突然在最近两年间再次于家电市场上“受宠”。在家电圈看来,原因颇有意思:首先,就是来自中国家庭的一轮更新换代潮起,在空调之后,冰洗产品在城市和农村市场都迎来一轮较为强劲的更新换代,虽然规模有限,但空间很大。而且新一轮的冰洗消费不只是简单的高端化,还有多样化、细分化、健康分层化。
其次,相对其它家电品类,冰箱和洗衣机的品类细分和迭代明显加速而且多样。从双门、三门冰箱向四门、多门冰箱的扩容过程中,还出现了冰柜、酒柜、美容化妆冰箱等;同样,洗衣机也在波轮、滚筒之外出现复式分区,以及挂壁式、干衣机、洗鞋机、专业洗衣桶等产品;这种情况,在空调、厨电和小家电均有出现,但并不明显且不成体系。
再者,从零售渠道商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京东、天猫,还是苏宁、国美们,或是众多乡镇经销商,近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新的品类、构建新的增长动力。而在电视市场乏力、空调和厨电竞争火爆下,冰洗市场不只是规模可以、利润空间也不错,自然成为很多零售商们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业务。
简单来说,市场有需求、产品能细分、商家有动力等多股力量,最终促成今年以来冰洗在一线家电市场逆势扩张的最大动力。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头部冰洗企业的零售额、零售均价都保持着稳步上升的势头,比如海尔、美的,以及海信等。
那么,冰洗市场接下来的规模化扩张动力有多强、空间有多大?冰洗是否会成为空调之后,家电行业规模第二大的品类,以及增长的快车道?此外,冰洗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在哪里?
最大动力是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是这一轮冰洗市场规模化扩张的最大动力。特别是一轮差异化、细分化、品质化的需求,不只是会撬动冰洗品类的不断按照功能化和场景化细分,催生酒柜、美容冰箱等产品,带来洗鞋机、洗衣桶等功能型产品,同时还会有专业级的海鲜冰箱、母婴洗衣机等场景型产品。那么,这正是冰洗市场谋求规模化增长的路径和方向:一是抓细分品类、满足用户需求;二是抓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带动均价增长;三是抓产业机遇,整合企业、商家等产业链的共同资源,探索新的商业边界。
同时还有一个让所有冰洗企业期待的局面,那就是这两个品类已经出现品牌企业“高度寡头化”格局,可以说与空调相似,却比彩电更为集中。其中海尔、美的两家企业领跑,而二线出现了真空断层:海信容声、长虹美菱、格力晶弘、康佳新飞、TCL家电,以及松下、三星、惠而浦等,均有机会,但都普遍存在着“要么规模乏力、要么话语权乏力、要么差异化优势淡”等一系列短板,由此被一线企业远远抛在身后,并没有形成威慑力。这种格局,虽然是现实格局,更是未来部分企业在冰洗市场破局的希望和机会。
结构升级带来利润
冰洗产业的规模化空间到底有多少,又在哪里?目前来看,比较清楚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更新换代,这已经悄然起势并成风,且很多家庭的冰洗已经到不得不换的拐点上。随着新婚新居潮,以及品质生活潮的到来,冰洗市场整体走向符合厂商力推中高端化,带动了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二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品类细分和消费场景化,让冰洗都可以成为一个个家庭横向连接其它资源的平台,整合周边产品共同做大规模。比如洗衣机的晒衣架、洗衣液;冰箱的生鲜水果等电商。此前,京东、阿里们都提出要淘汰冰箱,本质上是全面拥抱冰箱内的生鲜;三是从家用市场向商用市场的全面出圈和破局。包括商用冰箱、商用洗衣机,以及特种冰洗产品。特别是面向公共场所的共享洗衣机、共享冰箱等产品已经出现一轮扩张。
未来在各种商业场所、特种领域的商业化需求,还为冰洗企业进一步开发和拓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于冰洗品类来说,家电厂商充满期待,不只是看中其规模化的增长空间,更关注其结构性升级带来的丰厚利润。特别是在如何通过深耕用户需求、重构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差异化经营实力方面,冰洗市场无疑是一块充满期待的“实验田”。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