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京滨江的一个电子车间内,卡件测试线上的机械臂正在忙个不停,这个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慧工厂,全面采用自动化产线、自动检测设备、智能仓储设备、智能物流设备、车间环境与能源自动监控优化系统,智能设备数量已占总设备数量的90%以上。
临近年末,许多企业正在为年后的用工荒制订预案,但是在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滨江智能工厂里,却没有这样的烦恼。“以往需要两三百名一线生产人员的工厂,现在只需五六十人,大多为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复查产品等等。”科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近年来,智能制造概念火遍大江南北,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却还是摸着门道,为了回应产业界关切,促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南京聚焦数字化转型、培育“智造”人才,培育一批“智造向服务转型”的典型企业,以智慧服务驱动智能制造。
智慧工厂“样板间”为中小企业立标杆
“以前,制造整辆地铁车厢需要1个月,现在有了智能制造,仅需1周就可以生产出一辆地铁。”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修俊介绍,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一流智能制造全面解决方案的专业化企业,向传统制造业输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中车数字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应用于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智能制造和传统人工相比,一是大大缩减了生产周期,二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提升,更加精细。”徐修俊说。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具有深厚的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建构了工业制造多业务协同系统,从“智能制造+业务协同”入手,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形成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企业业务融合的完整制造体系,软硬件联动,满足了高端装备复杂零部件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与中车数字不同,南京科远则可以为电力、化工、冶金企业再造一个“智能工厂”。
南京科远副总裁沈德明表示,电力、化工、冶金等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连续运营。这些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根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就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服务。目前,南京科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并在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安全、环保问题屡屡见诸媒体,智慧化工园区已经成为工业4.0时代的必然趋势,在南京科远精心打造的智慧园区综合监管平台上,园区各类信息与平台对接,安监、环保、应急救援等板块互通融合,实现实时监控预警与过程跟踪。立足数据融合,创造新业务价值,促使传统化工园区向未来演进。
聚合力量培育智能制造最强大脑
智能制造时代,“智造”人才的培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服务智能化做起来,向服务要效益。”在南京东奇智能制造研究院费树岷教授看来,智能制造向服务业转型就要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包括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本身的智能化,以及管理上的智能化。
高精尖的技术服务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支撑。专注技术服务的东奇智能研究院即由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费树岷教授等10余名专家发起创办,研发人员占比达66%。近年来,研究院围绕工程建设智能化、工业制造与机器人、水环保、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板块,开展了大量的成果落地以及试点示范。形成了前瞻技术研发、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而在另一家以高校背景的企业——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了大量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在新品研发和生产制造等岗位发挥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
在南京东郊的麒麟科技创新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多所高校分布在园区周围,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和人才支撑。麒麟科创园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虞行表示,园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以南京麒麟科技城为发展载体,以中科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为核心,集聚中科院系统科技创新资源,已初步形成中科院“1+N”(国科大南京学院+多家中科院研究所)创新发展体系,并努力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的科研机构,打造“一院多校”科技创新布局。
智能制造为产业发展赋新能
二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走过20年历程的南京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从零起步,现已集聚了56家数控机床企业,涵盖了PCB成型机、PCB钻孔机,专用机床、立卧加工中心、立式龙门导轨平面磨床、数控车床等。
“产业初步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加工链条也相对完整,形成了覆盖模具—铸造—机加工—热处理—研磨—机床整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南京市六合数控机床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广田说,园区成立了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六合区数控机床产业推进工作组,定期谋划调度落实数控机床发展中土地、人才政策等要素配套。
在南京江北新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园聚焦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两大产业,园区正一步步壮大产业能级。据了解,围绕产业布局,江北新区支持、鼓励企业加强算力研发,打通关键堵点,提升软件适配能级,打造硬件、软件联动的发展格局。
“对南京来说,发展智能制造有很好的基础,因为南京既有很好的软件信息技术基础,也有很好的装备制造基础。”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柳表示,智能制造本身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它一方面涉及信息技术、软件、人工智能等软件技术,另外一方面涉及传感器、智能装备等智能硬件。
在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制造可以为产业发展赋能。陈柳表示,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一系列的云技术、信息技术等用于发展、延长各类产业的产业链,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智能制造还可以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相对低成本、高效的技术共享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在陈柳看来,对于南京来说,智能制造要优先对南京的重要主导产业进行赋能,例如信息技术产业、化工产业等。“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智能制造的使用,智能制造会有一个更光明的前景。”陈柳说。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