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冰箱 >

江浩然委员:利用技术手段化解中小企业“数字鸿沟”

本报两会报道组 桂小笋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他将提交“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等提案,从多个角度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工具,帮助化解中小企业“数字鸿沟”,以便民营企业更好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

江浩然分析称,“数字革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拓展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界。数字化已成为推动发展的最重因子、最快变量、最强动能,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高效贷款审批模型的进度还不够快,风控策略仍然依赖传统抵押、担保等,基于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的个人小额贷款审批机制,没有高效地被利用到企业贷款平台。下一步需要加快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银行贷款审批机制,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现阶段民营企业在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还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融资成本高。无论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还是规模生产,都需大量的资金支持,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要获得中长期低成本融资仍然较难。二是人才引进难。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本质还是人才,尤其是顶层创新人才的聚集与培育,民营企业在引进人才过程中,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三是内外创新动力较弱。部分应用单位对民营企业还存在“偏见”,在自主研发产品推广落地过程中,仍存在不信任、不敢用的心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创新热情。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让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道路保持通畅显得尤为重要。

江浩然建议,要从三个层面着手解决:一是持续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机制,引导风控体系升级;二是明确企业数据使用规范,强化数据管理能力;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机制升级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江浩然表示,在过往的调研中了解到,利用数字化让金融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发展,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在政府建立良好的征信监管体制和社会信用体系过程中,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群体获得融资便利,信用较差者也能被低成本地甄别出来。”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