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多地散发、经济预期转弱、毕业生数量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年”。4月26日,在智联招聘举办的2022年一季度就业市场景气分析媒体沟通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围绕一季度就业形势,对《2022年一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报告》进行解读。
曾湘泉教授表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建议制定“一加一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包括增加“见习计划”、构建“能力清单”等;此外,毕业生灵活就业考验的是持续学习能力,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职业保障,减少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稳中承压,多措并举缓解结构性矛盾
据智联招聘《2022年一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增幅大于招聘需求人数增幅,CIER(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季节性回落。曾湘泉认为,今年3月以来的散发疫情对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等实体经济冲击严重。鉴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及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国内就业市场可能进一步承压。
在大学生就业上,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为0.71,降至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最低点。曾湘泉表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包括多方面,首先,2022应届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千万,供给大规模增加;其次,扩大公益性岗位较为困难,部分企业缩减招聘规模,共同造成招聘需求不足;再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语言类、人文社科类、管理类毕业生拿到Offer比例较低,法学毕业生也面临找工作压力。
今年以来,分别有18.6%、15.9%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面对就业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曾湘泉认为毕业生的个人就业观念、家庭就业观念社会就业观念,都应发生变化,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毕业生不能只想当干部、坐办公室,而要注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尤其是责任心、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软能力。”曾湘泉说。
在曾湘泉看来,市场对“蓝领”的招聘需求较大,尤其是普工、家政服务招聘需求多,这也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需求。然而,目前高校教育重概念、重理论,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不足。为此,曾湘泉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招生环节,各学校要准确公布就业情况和毕业生去向,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帮助家长、学生精准选择专业,减少人力资本投资失误;第二,在培养环节,高校不能简单地从事学历提升,而要强调能力培养,为毕业生打造“能力清单”,构建人才素质模型;第三,在政策环节,大力倡导“一减一增”,即压缩管理类、文史哲类招生数量,再增加“见习计划”数量,解决学用脱节问题。
尊重毕业生灵活就业,保障职场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硕士生、博士生当骑手、当城管成为热门话题。关于灵活就业的利与弊,曾湘泉认为,一方面,灵活就业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可以保持工作生活平衡,减少通勤时间,满足个人兴趣;另一方面,灵活就业分为“自选择”和“被倒逼”两种形式,如果是被迫进行的灵活就业,将对个人发展、兴趣释放不利。曾湘泉还表示,毕业生必须保持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长期从事灵活就业。
实际上,我国大部分灵活就业工作并不稳定。而在求稳心态驱动下,考研、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选择。曾湘泉建议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职业发展指导,更健康、更持续地支持灵活就业。政府应夯实人力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帮助低收入灵活就业人群渡过难关。同时,还需建立灵活就业监测平台,特别是完成对低收入人群的监测,根据监测数据,为灵活就业低收入者提供资金支持和生活支援。
“应当看到,毕业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群体,做好年轻人的培养,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短期遇到的就业困难并不可怕,长期来讲,解决毕业生就业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这将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破局。”曾湘说。
责任编辑:Rex_08